對于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產業工人很有發言權,首先,去看看在產業工人眼中,數字化轉型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什么改變。
產業工人胡明勇:大家好,我是胡明勇,現在合肥一家冰箱工廠工作。十年前我從深圳來到了合肥,那時,我穿梭于冰箱生產線,來往于設備之間來回調試。現在,我工作的大數據中心,一鍵掌控著近萬臺設備運轉。
產業工人石婷:我叫石婷,今年28歲,現在成都一家開關柜制造廠工作,之前我的工作是每天統計車間生產異常問題和開具物料領料單。現在一碼在手,生產信息即可完成傳遞和記錄。
產業工人劉林宗:我叫劉林宗,今年39歲。我23歲剛進廠的時候是一名數控操作員,每天圍著一臺數控機床轉。如今,我們的生產線90%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改造,現在我一個人可以管理4臺機器。
產業工人廖國科:我叫廖國科,在佛山一家鞋廠工作十幾年了。以前我們的車間制鞋工序多,擁擠嘈雜,我經常要加班。現在我只要調試好這些設備就能按標準生產,做出來的鞋子產量更高,品質也更好,今年我們工廠的利潤一直在持續增加。
四位產業工人講述了數字化如何改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而在他們的背后是無數個正在被數字化改變的制造業工廠。今年一季度,雖然受疫情和外部因素影響,工業穩增長普遍遇到各種困難,但是數字化轉型正在幫助企業迎難而上。
來自佛山的產業工人廖國科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他所在的鞋廠出口訂單一下降了三成,與此同時,物流、原材料等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可在這樣的壓力下,今年一季度企業的利潤卻在不斷增長,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走進整潔明亮的工廠,廖國科告訴記者,最近車間里最大的變化是生產線一改以前的長流水線,變得可以隨時打散、隨時組合。廣東辛迪丹頓鞋業有限公司成型課課長廖國科:以前我們公司做的大部分都是外貿訂單,貨期一般有三個月,近期由于疫情,我們的訂單很大一部分比例轉到國內,國內訂單的話一般都是一兩百雙,對出貨速度和款式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們現在四五個人組成一個小流水線,基本上當天生產,當天就可以打包出貨,這就得益于我們數字化改造的結果。
兩年前,受疫情影響訂單大幅下降,各項成本卻不斷上漲,巨大的壓力使企業決定投入千萬元進行數字化轉型。2021年上半年,新產線建成使用,可剛開始卻并不順利。 廣東辛迪丹頓鞋業有限公司成型課課長廖國科:大家都在慢慢適應,比如新設備的模具結構和傳統設備不一樣,上線一到兩個月鞋底就出現這蜂窩狀的氣泡。我們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不斷調整,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
數字化轉型投入大,剛開始效果又出不來,政府也給企業提供了低息貸、技術補貼等各種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這段難關。經過長達半年的磨合,產線開始提速,現在通過數字化改造廠里人均效率翻了一倍,成本降了15%,鞋的品質也大大提高了。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國物流受阻,許多制造業企業由于“進貨難、發貨慢”導致訂單下降。但是合肥產業工人小胡所在的工廠今年一季度,訂單準時交付能力還提高了30%,這些時間是怎么追回來的呢?
在這條剛改造完的生產線上,胡明勇正帶著同事們調試數據。改造后每條產線的數據變得實時可控,匯聚到工廠的大數據中心帶來整個采購、生產和銷售各環節互聯互通,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所所長胡明勇:當前的疫情影響,部分的材料可能不會及時到。業務上會做一些數字化的改變,將我們已有齊套的物料往上提,那么不齊套的往后放一放,確保所有客戶的訂單是有物料的。在原來沒改造的狀態下,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缺物料,缺材料,我們的生產管理就抓瞎了。
而今年以來,像這樣的生產線工廠一共改造了20條,通過“算”出來的提前量,能夠把突發影響降低。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大年:在目前來看的話,我們整個市場的交付能力已經縮短了六到七天,整個供應鏈效率非常高,所以對整個的市場終端的影響現在基本上很小。
而這只是數字化改造的開始,以往工廠是“做好了再賣”,現在是顧客想要什么,工廠就能快速生產出什么,這就要求生產線越來越“善解人意”。目前在合肥,政府已經培育了30多個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1.3萬家企業上云加速轉型。
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艷:特別是針對一些制造業資源比較豐富,轉型升級的需求比較迫切的一些園區,我們會建設一批區域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而且力爭到2025年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基本要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覆蓋。
從記者的調研來看,盡管受到當前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是數字化應用水平高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和恢復能力要遠勝于其它企業,并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更大發展空間。也正是看到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出的強大發展活力,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組織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啟動實施2022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
有21個省區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工業互聯網列入了今年的工作任務,進行積極部署。全國在建“5G+工業互聯網”的項目已經超過了2400個。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目前已邁過了萬億元大關。
“燈塔工廠”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在目前103家入選工廠中,位于中國的就有37家,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接下來,我們再去北京的一個“燈塔工廠”看一看,*技術是如何賦能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三一樁機燈塔工廠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在這里,小到一塊鋼板的分揀,大到十多噸桅桿裝配,已全部可由機器人自動化完成。
總臺央視記者宋菀:走進5G全覆蓋的燈塔工廠,您可以看到雙車聯動的AGV小車,正在搬運超長超重的鉆桿,AGV小車被稱為貨物搬運“飛毛腿”,在精準授時、低時延的5G無線工業專網的保證下,它可以實現27米超長超重物料的同步搬運和自動上下料。
在工廠內,基于5G+AR設備的“人機協同”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物料分揀、銷軸裝配等傳統勞累活、危險活不再需要人力操作,全部由機器人高效完成。同時,通過強大的人機協同,機器人AI還能免編程學習熟練工人的技能和手法,最終實現技能傳授和工廠“老師傅”工匠精神的傳承。
總臺央視記者宋菀:這臺機器人就是將鳥巢體育場焊接工匠的技術參數化、軟件化,實現了在重型裝備厚管的柔性焊接。它不僅焊接效率提高,同時,焊接質量一次性合格率更能達到*。
燈塔工廠里上百臺機器人干得熱火朝天,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各種零件高難度、高精度裝配,而就有這么一雙眼睛一直盡責地確保裝配過程井然有序、毫無磕碰地進行,它就是2D/3D機器視覺,它不僅節約了大量人工和設備成本,又令產能翻倍,可謂是“眼疾手快”。
總臺央視記者宋菀:整個工廠里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這個控制中心,它是這個工廠的智慧大腦,通過它,訂單可快速分解到每條柔性生產線,每個工作島,每臺設備,甚至每個工人,實現從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數據驅動。
截至目前,三一樁機燈塔工廠7天就能交付一臺旋挖鉆機,月產能達到300臺。如今,在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在45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得到了應用。今年一季度工信部就發布了123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和4個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通過對樣板城市的調研,還有燈塔工廠的探訪,我們看到,數字化轉型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修課”。調研中,我們也了解到,雖然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很明確,但這條道路卻并不好走。許多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國家信息中心通過網絡平臺抓取的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個話題在網絡上一直保持較高聲量。其中北京、廣東、上海、山東等地網友的關注度很高,與企業分布和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伴隨“數字化轉型”同時出現的高頻詞有平臺、競爭力、創新、發展、人才、成本、融資、稅額、困難等等,可見,企業轉型面臨的困難有很多方面。分析網絡聲量發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難題按討論熱度排序分別是:當前經營困難、投入成本高、缺乏技術支持、缺乏人才等。與此同時,我們也對部分中小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他們中很大部分都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難題。
浙江中小企業負責人佘峰強:當下,我們面臨的一個實際困難是懂得使用的員工卻很難招到,所以希望政府能在技能型人才的引進上給予我們更大的支幫助,搭建更多的平臺。
安徽中小企業負責人殷杰:相應的工業底層軟件、應用軟件和工具軟件數字化轉型卡點較多。期望政府出臺更具針對性操作性的政策。
青島中小企業負責人趙豐華:數字化轉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會不斷向前迭代發展,希望政府多出臺一些專項資金扶持項目,激勵企業有更多的舉措投入。
中小企業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整體偏低,近八成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不會轉” “不敢轉”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但是,當前有近七成的中小企業都有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意愿,轉型已成為他們走出困境加快發展的重要路徑。那么,針對企業面臨的困境,下一步政府將如何引導?。
今年以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迎來密集政策利好。日前,工信部等19部門聯合發布了《“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落地應用,面向中小企業提供一批成本低、見效快、適用性強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同時,鼓勵中小企業積極融入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并不斷夯實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基礎。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處長尹曉萌:從企業的角度講,應該從自己最需要最迫切入手的點來著手,然后進一步拓展到立體的這種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應該聚焦在生態、產業和企業三方面來入手,應該聚集政府、平臺、企業和服務機構等多元的資源共同參與來推動。
同時,一系列著眼于中長期的部署也正在扎實推進。“十四五”時期,工信部將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從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三個方面助力企業轉型。到2022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1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時代潮流。通過記者的鏡頭,我們看到了生動的轉型故事。在疫情持續帶來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更能體會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好處,它實際上增加了制造業企業抗風險的能力,用數字化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化解了風險難題。
推動數字化轉型,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它首先要成為一個國家的整體追求,以國家戰略來做頂層設計,特別是布局一些支撐數字化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提出引導企業邁上數字化轉型之路的公共政策;其次,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主體是企業,企業要抓住機遇,敢于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管理模式,擁抱數字化;第三是要積極支持一些轉型難度較大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制造業企業,用更多的行業整體轉型努力帶動這些企業,結合它們的實際難題給予點對點的幫助,最終煥發它們自身的創造力。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還伴隨著綠色化轉型,這兩方面努力殊途同歸,其根本都是為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上一篇 : 豬場溫濕度環境監測系統,實現智能養殖高效管理
下一篇 : 智慧燈桿將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發展